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
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
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
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
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
紫微垣的星芒垂落人间,在关羽仰首望天的刹那,武曲星的金辉便烙进了他的生命。这柄横亘青史的青龙偃月刀,既劈开了三国乱世的烽火,也镌刻下武曲星最璀璨的人间注脚。
武曲属金,其光凛冽如霜。史书中的关羽总是带着这样的冷芒:温酒斩华雄时刀光比月光更寒,单刀赴会时江涛映得他银甲生辉。他的每一次挥刀都像武曲星划过天际,将”义”字镌进星辰的轨迹。当曹操三日一小宴、五日一大宴地笼络时,他却在月下读着《春秋》,金箔般的书页映得眼底愈发清冷。那颗武曲星在乱世中始终保持着金属的纯度,不掺半分杂质。
“吾乃常山赵子龙也!”长坂坡的枪鸣曾让武曲星震颤。但真正让这星辰大放异彩的,是关羽在华容道扬起的漫天赤尘。当曹操狼狈如丧家之犬,他只需刀尖稍偏便可改写历史,却选择在恩义的天平上刻下永恒砝码。史官笔下,这一瞬的犹豫让武曲星迸发出比杀伐更耀眼的光芒——原来最刚烈的金属,亦能锻造出最柔软的情义。
麦城雪落时,武曲星的光芒达到了白热。孙权派来说客的巧舌如簧,抵不过一盏青灯下展开的《春秋》。缺粮、少援、孤军,这些困境反而将武曲星的锋芒磨得更利。当东吴的箭雨遮蔽日光,他碧血染红战袍的刹那,整片天空都成了武曲星的倒影。那抹赤色不是衰败,而是金属淬火的辉光。
千载后,武曲星化入人间香火。闽南的渔人在出海前总要到关帝庙求支灵签,签筒摇晃的声里藏着武曲星的谶语;晋商的驼队穿越戈壁时,随身关帝像上的金漆永不褪色;梨园里的红脸武生舞刀时,刀光里依然闪烁着那颗星辰的轨迹。关羽的生命早已凝固成武曲星的人间坐标,让所有仰望星空的后来者懂得:最刚硬的金属,往往能迸发出最温柔的情义之光。
夜读《三国志》,忽见窗外流星划过。恍惚间,那抹金芒化作青龙刀的光影,在史简的褶皱里逶迤至今。武曲星仍在转动,而关羽用生命诠释的忠义,早已成为镶嵌在紫微垣上的永恒星辰。
文/星辰山人